来源:华体会app下载入口 发布时间:2024-11-05 01:13:10
2023年5月13日18时45分,新余市公安局渝水分局珠珊派出所接110转警称,
(廖某旭、廖某阳),于当天15时30分许在珠珊镇花田村走失,请求协助寻找。接到报警后,市区两级格外的重视,公安、政府应急部门及志愿者全力开展搜寻查找。
,搜救人员在袁惠渠庄上村段发现一男童遗体并打捞上岸;9时17分,在袁惠渠洋津段发现另一儿童遗体并打捞上岸。经核实,确认死者为2名走失儿童(廖某旭、廖某阳),初步认定为
事发时,只有孩子的奶奶在家,当时在楼上收拾东西,下楼后听说两个孩子不见了,老人立即在家附近寻找,但没有找到。
令人痛心的儿童溺水事件几乎年年都会发生。作为最关心孩子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家长,我们不得已反思: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海边出行,避免悲剧的发生?以下关于溺水的五个误区,您一定要了解。
实际的溺水者并不像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双手乱挥、用力拍水、大声呼救。在现实中,人在发生溺水时连呼吸都难以保障,更无法呼救了。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,看起来却像是“趴”或“站”在水中发愣,此时孩子可能已意识模糊,应尽快将孩子抱上岸救治!
有很多人因为孩子会游泳,从而放松了警惕,认为只要会游泳就不会发生危险,这个误区真是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!在有些情况下,即使是
:首先,在水中发生的一些身体健康情况,比如疲劳、抽筋、空腹等,可能会使人无法正常游泳,导致溺水。更何况,在海边、池塘、河流、水库等野外水域,更是暗藏了重重危险:水草、碎石、淤泥、激流……这一些因素都可能会引起意外的发生。
,因为结成“人链”后,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“平衡”,就会让多人落水,导致群死事件!不管当时情况多么危急,我们都要保持清醒认识:
因此家长一定要选择有救生员的场所,若发生意外能够及时呼叫救援。正确的救援方式应当是
,从后方抱住溺水者头部,向岸边划。同时,家长也可以教给孩子一些自救常识,及早培养小孩子的安全意识。
很多家长在带孩子下水游玩时,认为戴着充气式游泳圈就有备无患了,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。
充气式塑料游泳圈执行的是《充气水上玩具安全技术方面的要求》,只对充气玩具的浮力和材质厚度进行了简单规定,
由于海水存在大浪、高温、漂浮的树枝杂物等情况,充气游泳圈并不能在下海游泳时有效地保证使用者的安全。而救生圈的国家标准则在外观、尺寸、重量、材料、性能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。救生圈能承受的重量较大,目的是增强圈体的强度,在救护落水者时抛投准确,不受风浪影响。同时,也不会轻易被损坏而发生漏气。
。在溺水者意识不清楚的情况下,此种控水方法只会增加胃内容物呛入气道造成窒息的风险。不仅如此,对于溺水心脏骤停的人而言,倒挂控水还会
家长们如果有带孩子去海边游玩的计划,一定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,在规划出行的所有的环节注意以下事项:
1、应该选择具有营业资质的规范场所,避免在无人看管的野生水域下水。在游泳之前,一定要观察该浴场是否有救生员。
2、沙滩边的一些海生物或者垃圾碎片可能会蛰伤/扎伤孩子的手和脚,一定要小心看护,如果赤脚需格外小心。
3、注意海边的警戒线或提示牌,不能超越警戒线或者是到提示牌提到的危险区域。
4、远离码头。码头上较大的木制结构可能突然落入水中伤到人。如果水流太快,人可能会撞到木桩或石头上。
1、正如我们在前文已经指出的,充气游泳圈并不是有效的救生工具。如果要下海,请家长们选择合格的泡沫救生圈。
2、另外,可贴身携带一些应急常备药品,如防水创可贴、医用棉签等,以备不时之需。
3、如果担心孩子上岸后着凉,也可以用防潮袋装上浴巾,用于上岸后的擦拭、保暖。
2、在下水前先试探水温是否适宜游泳,并且要使身体做好充足的准备,做一些拉伸和热身运动,不要贸然下水,轻易造成四肢抽筋。
2、家长在孩子游玩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放松警惕,比如过度沉迷手机内容而分散注意力。要时刻观察孩子的动态。
3、如果在海边,要小心水母等生物。要告诉孩子,不要随意碰海水里的各种生物、其他漂浮物体,如果被海里动物所伤,感到不舒服,要尽快告诉大人。
4、小心激流。游泳者一旦陷入激流,要朝着海浪的方向游,而不是逆着海水游向岸边,等海水稍平静后再斜行游回岸边。若无法回到岸边,要保持冷静,可以踩踏、拍打海水,引起救生员的注意。
统计显示,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0~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,其中因溺水身亡的儿童高达2万名,而同期死于交通事故的儿童为3000名。孩子对意外的防范意识不强,而且当孩子溺水时,一般很少有猛烈的拍水挣扎或大声呼救。
溺水导致死亡的真正原因是缺氧窒息。科学的急救应该根据溺水者上岸后的状态,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:
,并且陪伴在溺水者身边,给予鼓励和安慰,等待救援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的到来。2、如果溺水者神志不清楚,但是还有呼吸及心跳,应做的是小心地将溺水者
进行救助。3、如果溺水者神志不清楚,心跳及呼吸消失,此时需要就地进行急救,即
。与传统意义的先按压再人工呼吸不一样的是,溺水者的急救可以先开放气道,然后做口对口人工呼吸,再做胸外心脏按压,至少要立即进行胸外按压。如果4-6分钟内不进行任何救助,溺水者就可能失去生还机会。真正发生意外时,救援行动时分秒必争的。家长在出行前应当掌握必备的急救知识和技能。下图的7个施救方法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导——
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,各位家长请务必履行监护人职责,时刻把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到首位,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。
来源:新余发布 、极目新闻、都市快报、学校教育安全平台、江苏新闻、央视新闻、中国教育报